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湛江站长网 (https://www.0759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产品经理须知:3个超实用的底层思维模型

发布时间:2020-04-20 12:07:49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互联网
导读:副标题#e# 本文基于笔者过往的经验,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去总结了三个笔者认为最重要和实用的思维模型——KT决策法、框架效应、以及FBM模型。在此分享给大家。 导语: 思维模型,是基于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出的理论,目前被普遍接受的一种思维

留存方面,除了自身产品定位和用户群体画像契合外,也可以通过将权益按照阶层划分,分阶段分发的形式,或者让小利益之外更有大利益的方式,引导用户完成简单里程碑式的达成,满足其获得感和成就感,以及奖励的易得性;

当然,设计上不能任务性太强,否则容易出现外部效应,即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这样不利于留存的实际转化。

03 FBM模型(福格行为模型)

产品经理须知:3个超实用的底层思维模型

福格行为模型,又称为Fogg Behavior Model模型(行为动机模型),简称FBM模型。 FBM模型主张,一个人若要表现出目标行为,他或她必须:

  • 有充足的动机
  • 有能力履行目标行为
  • 有被触发出目标行为

这三种因素必须同时发生,否则目标行为就不会发生。 FBM模型在劝导技术的分析和设计中有作用,同时,FBM模型也可以在团队活动中起作用,因为此模型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理解行为改变的通用方法。

理解行为转变的必要性: 随着在线视频、社交网络和衡量尺度的创新,创造劝导式产品的工具越来越简单易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设计出影响人们行为的体验。然而很多劝导式产品失败了,因为人们不知道什么因素可以导致行为的改变。

FBM模型可以给研究行为变化的专业人员提供新的见解,并可应用于从健康产业到教育到销售领域的不同领域。 这个框架对那些学习和设计劝导式技术的人有特殊的实用性。

个人理解,劝导式技术的根本是了解自发性的行为改变。 为了创造有效改变行为的体验,我们需要对人类心理有丰富且实用的理解。尤其是关于驱动人类行为的因素。如果没有这种认识,大部分劝导式体验的设计者们只能推测解决方法。 FBM模型给设计者和研究者们提供了一套系统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思考行为改变背后的因素。

FBM模型在拼团功能设计中的运用

下图是拼多多“拼小团”功能的页面,应用FBM模型分析思路,分析这两个页面是如何应用三种因素,通过视觉、产品层面对用户进行行为诱导的?

产品经理须知:3个超实用的底层思维模型

目标行动:用户添加更多的好友,完成拼团行为。

用户动机 :在电商消费过程中与好友进行一定的社交行为。

首要行为动机—社交/认同。朋友都加我了,我这边不通过好像不太好意思。即使我不想在一个购物的APP内进行社交行为,处于对“拒绝之后产生后果的恐惧”,有极高的通过动机。

好奇心。人本来就是对于其他人有窥探欲望,尤其是“可能认识的人”。希望通过社交关系,获得商品购买的一些建议,或者进行一些互动。

(编辑:PHP编程网 - 湛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