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湛江站长网 (https://www.0759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 > 正文

他曾是一举改变了互联网的年轻黑客,如今却是一名游荡街头的流浪汉

发布时间:2016-04-22 17:45:26 所属栏目:活动 来源:tech2ipo创见
导读:这是一篇拜会「黑客祖师爷」的文章。让我们回到现代互联网还没有成型的那个年代,去看看当年的 Inner Circle 黑客成员是如何在还未成型的互联网荒漠上信马由缰,一骑千里的

而当时的 FBI 虽然那么兴师动众地突袭了黑客的家,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道难题。第一:他们在媒体争取公众同情心的战役中节节败退。有足够多的 FBi 文件都显示,当时的 FBI 在处理这些案件的时候非常谨慎小心,因为设计到很多未成年的孩子。第二,当时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客法律。所谓「侵入计算机系统是非法的」,这么一句话智能从「电信欺诈」的宽泛解释上面入手,这也是 FBI 对 Bill 的行为所做的司法解释。但 Bill 已经成人,而 Chris 当时只是 14 岁的孩子,他们在面对一群孩子的时候感到焦头烂额。

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孩子都相安无事,Chris 也没有被指控。当地还有一些媒体还在质疑 FBI 为何如此全副武装,兴师动众的去抓捕那些尚不懂事的孩子。也许这里面唯一的输家就是 Bill。事实上,那些年轻黑客齐齐地把手指指向了 Bill,认为这是让所有人不明不白地卷入到网络黑客事件的唯一元凶。Bill 在住处离他们都很远,也刻意保持低调,这让他在媒体上面显得十分神秘。其他的孩子都是来自于高收入家庭,而他则是一个经济条件不好,且已经年满 18 岁的年轻人。

Chris 不仅没有受到指控,他甚至还从 FBI 的这次突袭上获得了某些好处。等他从 FBI 大楼回到了学校之后,名声大噪,成为了校园里的传奇。不仅仅是所有人在议论他,而且他还交了好几个女朋友……

到了 1983 年 10 月末,也就是 FBI 突袭的当月,FBI 请求国会出台强有力的反黑客法案。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国会必须首先重新定义什么是」财产「、什么是「入侵」。

FBI 最终拿到了这项法律。第一步计算机入侵的法案:伪造接口设备、计算机欺诈及滥用法案于 1984 年正式颁布。这部法案象征意义明显,但是实际作用有限,它瞄准的只是黑客领域造成最小危害的一些行为。

在认识黑客,打击黑客的路上,人们才走出了第一步。

就比如说:真正的计算机犯罪往往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公司内部。由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所展开的研究发现:其实计算机犯罪中 77% 的比例都是在某家公司自己的员工制造的……

自从 1984 年的首部法案颁布以来,跟它有关的其他衍生法案陆续出台。而最原始的那部法案到现在还被执法部门使用。之前的互联网活动价 Aaron Swartz 曾经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专业学术论文,就是因为这部法案,他受到了 100 万美金的罚款以及 35 年的牢狱生涯。当他得知这个案子的判决结果后,2013 年的 1 月自杀了。

流浪汉 Bill 的人生悲剧,却也为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端……

当我去 Sata Monica 去见 Bill 的时候,其实我内心已经有了准备:我估计是要听到一个控诉 FBI 如何毁掉一个人生活的故事,但是当我离开的时候,我有了不一样的答案,其实不是 FBI 毁了他的生活,而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并没有给他的才华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毫无疑问,从很多方面来说 Bill 都是远超那个时代的。他足够聪明,能够在所有人还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就发现了系统中的很多漏洞,而这个系统就演变成为了如今的互联网,带来了如今更加完善的互联网相关的法案,数字安全才被认为提到桌面上被重视对待。如今,员工拿着六位数的薪水,工作就是去寻找网络上还存在哪些漏洞隐患。但是 Bill 呢?仅仅因为他比 Chris 大了四岁,作为一名成年人被审判,他的人生之路自此走向了不一样的地方。

很谢谢 Bill 在此把他的故事分享出来,当我离开的时候,仍然觉得这个世界没有饶恕三十年前他所犯下的错误,仍然对他施加着惩罚。

但是转过头来一想,如果 FBi 没有选择指控他,而是跟他合作,他的未来真的会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吗?我问了 Bill 未来的打算是什么,他说自己准备写点儿什么东西,比如是回忆录、还是电影剧本,但其实他自己也不确定。

本文来源:Gizmodo 译文创见首发 由 TECH2IPO/创见 花满楼 编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PHP编程网 - 湛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