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湛江站长网 (https://www.0759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社区O2O盈利问题是一盘死棋么?

发布时间:2016-03-26 14:16:24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i黑马
导读:目前社区O2O并没有特别出众的盈利项,资本市场已不会对一家中小公司投入太多,所以如果再有中小创业者想进入社区O2O市场,一定要暂时放弃闭环的盈利思维,选择可尽快盈利

社区O2O 社区O2O创业 社区O2O怎么做

图片来自别样网

导读 : 目前社区O2O并没有特别出众的盈利项,资本市场已不会对一家中小公司投入太多,所以如果再有中小创业者想进入社区O2O市场,一定要暂时放弃闭环的盈利思维,选择可尽快盈利的直线思维。

越多的人做社区O2O就有越多的人会问究竟社区O2O该如何盈利的问题。多数人虽然看好社区O2O,但始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盈利问题,不断修正的市场策略也没能带来预期中的高额回报,难道社区O2O盈利问题是一盘无解的死棋么?

合适的市场思维对创业公司的成长性有决定性影响

前一篇文章《社区O2O创业百态:三教九流》总结了现阶段社区O2O创业环境的基本现状,业内反响还不错,这篇再进一步深化社区O2O创业问题,探讨一下社区O2O最为关键也最让人头条的盈利问题。

其实,在探讨“盈利问题”之前应该先讨论“营收问题”,没有营收哪来盈利?反过来看,营收是一个复杂多样涉及到诸多实际细节方面的中庸问题,而盈利是一个简化了所有中间不确定性的抽象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可以有盈利,那营收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换言之,多种营收方式加起来或许才会带来盈利,但我们此文要讨论的不是别的社区O2O公司具体用什么营收方式去实现盈利的,而是关注他们主要以什么样的盈利思维去做社区O2O这件事的,因为有太多创业者因迷恋互联网思维而被尴尬的被困住了手脚,实际上社区O2O可不是只有这一种运营思维。

简单的说,我们要讨论的是对于社区O2O的盈利问题,有些人是怎么想的而暂时不关注他们是怎么做的,也就是说我们讨论的是抽象的盈利思维问题,而不是具体的营收方式分析问题。有些时候,跳出固有思维看问题,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至于具体的复杂多样的营收问题[O2社]会在后面的《社区O2O都有哪些营收方式?》文章中进一步讨论。

现有的社区O2O盈利思维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闭环)”思维,另一种是“─(直线)”思维。这里必须先提醒强调一点,社区O2O是线上和线下在社区生活场景内的结合,所以不能只关注互联网的“○(闭环)”式发展方向,还需多考虑传统市场“(直线)”式的基本规律。

社区O2O盈利问题是一盘死棋么?

社区O2O 社区O2O创业 社区O2O怎么做

别被互联网所蒙蔽,中小社区O2O创业公司不适合○(闭环)式盈利思维

○(闭环)式盈利思维有几个主要特点:有野心为规模不追求短期内盈利;先想办法圈住用户以便日后一鱼多吃;资金充足或有资本青睐具有持续烧钱能力;产品或服务形态以平台为主;收编各地资源试图整合行业或产业链;缺少切实有效的盈利方式多数处于持续烧钱亏损状态。

社区O2O闭环式思维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特征,但这种思维需要有极强的抗压性和超强的资金补给能力,能长时间承受不盈利的尴尬处境,而且需要有强求的说服力能说服投资人认可这种闭环思维在未来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有能力采取这种闭环盈利思维的,也就是抗压性强、资金储备充足,且对资本市场有吸引力的公司只有那么几家行业巨头出身的公司,例如京东到家、58到家、彩生活、顺丰、海尔、三泰电子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除此之外,社区O2O行业并没有出现获得资本无限青睐“草根逆袭”式的新兴行业巨头。

在以往的互联网市场,每个新兴热门的细分市场在行情最热时期都会涌现出几家(垂直)巨头级的新锐公司,而过去两年社区O2O市场已经算是非常热门了,但至今也没有一家可以称得上是新锐巨头的社区O2O公司,反而衰退转型甚至是死掉关门的创业公司日益增多。究其原因,闭环式的盈利思维让资本市场看不清社区O2O未来的市场潜力究竟多大,所以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奉陪中小型的社区O2O公司一路走到底。

另外,在其他行业巨头入场之后,就更显得中小社区O2O创业公司的竞争力不足,早期的社区O2O创业公司要么已经转向,要么勉强维持、要么已经关闭了,这里就不具体点名指哪几家公司了。经过前两年上门O2O和社区O2O的融资泡沫之后,资本市场愈发谨慎,他们愿意给巨头更多的钱占少量股份,也不愿意给中小创业公司更少的钱占更多的股份,如今的社区O2O创业在融资市场方面的情况愈发的不乐观。

闭环盈利思维在前两年非常盛行,非常多的创业公司都崇尚这种“先圈地后赚钱”的互联网运营思路,此前市场上有非常多的综合平台式的闭环盈利思维的产品,例如一些社区APP,也有很多垂直平台式的闭环盈利思维,例如一些上门APP。如今很少有专业的投资机构愿意跟这种闭环思维的平台式社区O2O项目交流,甚至连行业内人士和媒体都对这类创业项目嗤之以鼻。

实际上,那些所谓的有点巨头背景的公司盈利能力更差。京东Q4财报显示去年4季度巨亏,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在京东到家上的大手笔投入;58到家也没有盈利点,但有阿里和58做为主要的资本输出方;彩生活如若去掉传统的物业服务费收入也不盈利;顺丰嘿客烧10亿买来的教训已被黑出翔;海尔是刚开始进入投入期,还没显现出烧钱的痕迹;三泰电子的速递易已经陷入烧钱无底洞,并引来无数质疑。

不过,巨头的优势在于有持续的烧钱能力,能承担起不盈利的短期业绩压力,但中小创业公司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而且现阶段资本市场也不再盲目相信社区O2O的概念了。以上,是在向中小社区O2O创业公司强调两点,第一,闭环的盈利思维不可取,第二,烧钱的互联网运营模式不可取,合在一起就是“闭环烧钱的互联网盈利思维的运营模式不可取”。

因为目前社区O2O并没有特别出众的盈利项,而且资本市场已不会对一家中小公司投入太多,所以如果再有中小创业者想进入社区O2O市场,一定要暂时放弃闭环的盈利思维,选择可尽快盈利的直线思维,待能自给自足稳定之后,再想有没有成为闭环式互联网平台的机会吧。

─(直线)式盈利思维更可取,与其资本驱动赌未来,不如先把钱赚到手

那些烧钱做平台圈用户,然后寄希望于由资本市场来出钱买单的社区O2O项目已经没有任何成长空间,绝大多数的专业投资公司现在都不再愿意接触中小创业者的平台式项目,资本已经没有任何耐心去驱动这类项目烧钱式发展。

当然,如今的投资市场不仅仅有专业的风投机构,还有另外两种类型的投资公司,一种是手中有些闲钱的土豪老板,打算在社区市场投个几百万天使,还有的就是某些行业的巨头类公司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可能会投资收购一些社区类项目。

不过,土老板们的钱不足以支撑闭环烧钱思维的项目,而行业巨头的投资主要还是看重项目本身对于母公司的补充价值或者是团队的价值。所以还是不要对资本力量抱有太大的幻想,与其仍希望依靠资本市场赌未来,还不如想办法先把钱赚到手,社区内赚钱的机会还是有很多的。

近期[O2社]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也正是因对这个问题的反复思考才延伸出此文。“闭环式的互联网盈利思维”与“直线式的传统盈利思维”,现阶段哪个更可取?通俗的讲,社区O2O究竟是该选择“拐弯抹角的等以后有机会赚大钱”还是“直接了当的把现在能赚的小钱赚到手”?

结论一就是前一部分所阐述的,市场已经印证了,没有资本力量的驱动,中小创业公司闭环式的互联网盈利思维在社区O2O市场很难走通。现有多数的社区O2O项目并不能在社区场景内给住户提供完全脱离不了的服务体验,补贴式的扩张方式无法形成用户粘性也不能所束缚物业,如此也就没有未来可言。此外,互联网巨头、房产巨头、大型物业公司等都想成为平台而且已经开始在做了,中小创业公司的平台产品没有任何竞争力,能被收购已经是最好的出路。闭环式综合性平台的互联网思维没有出路,简单直接可以轻投入快产出的直线式传统盈利思维才是社区O2O创业的主要方向。

结论二,在社区O2O本身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的环境下,放弃现有盈利项或是可盈利项并不能给未来带去更为可观的增值营收空间,社区O2O项目需要找到自己的盈利点,并且始终围绕赢利点进行深度可变现能力提升的探索,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例如,大家都知道金融很赚钱,所以都将社区金融业务作为未来的重点营收项,不过能在金融上赚钱的是金融公司,本身没有金融实力的社区O2O公司最多只是拿一点佣金,也就是说可能会赚钱的社区金融与大多数(非金融背景的)社区O2O公司无关。例如,社区平台、社区电商、门禁开锁等项目与社区金融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用户可以能会用某些社区产品但未必会在其上买金融理财,用户投资金融理财除了看重信任关系外更看重投资收益,自身没有强势金融业务的社区O2O公司最多是一条帮着别家公司卖金融产品的渠道,根本赚不到多少钱。社区创业更需要直线式盈利思维将精力集中在主营业务的营收能力上,而不该对未来抱有过多的幻想。

然而,这里必须得强调非常重要的一点,直线式的盈利思维并不完全是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思维,社区O2O中的直线式盈利思维是不提倡战略性亏损拼未来的一种运营思维,这种思维既需要注重眼前利益,同时也需要适应互联网灵活多变的市场策略。例如社区门禁,传统思维只是将社区门禁卖给物业,而社区O2O直线式盈利思维是如果可以直接卖给物业最好,但在现有智慧社区和社区O2O背景下也可以免费送给物业,但前提是获得社区门禁的广告运营权,其实也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来买单的互联网思维,但此时的盈利思维就是“用户—广告”的直线赚钱思维,而不是“用户○金融”的闭环思维,这是社区O2O直线思维与纯互联网思维、纯传统思维的差别所在。直线式盈利思维是将互联网灵活多变的运营手段用于传统的社区市场之中,这种思维更实际更贴近市场,更适合中小社区O2O创业公司,但不适合巨头类的社区公司,因为巨头们肯定根本看不上短期内的这点利润,他们更关注的是市场规模和未来的长期价值。

(编辑:PHP编程网 - 湛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