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PHP编程网 - 湛江站长网 (https://www.0759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京东向技术转型背后 挑战和忧虑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7-20 18:06:14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全天候科技
导读:副标题#e# 导语:2017年2月10日,在京东20年的发展历程中是个值得标记的日子。京东2017年开年大会在这天举行。 2017年2月10日,在京东20年的发展历程中是个值得标记的日子。京东2017年开年大会在这天举行。会议现场,刘强东是唯一一个上台演讲的人,在用了

这一次,京东把商城的技术研发团队了做了前台和中台的拆分。前台研发职能主要对接商城各事业部,集中协同面向C端用户;中台研发则聚焦于系统性解决共性需求,专注输出抽象程度高、可复用性高的组件化资源和技术能力包,用API形式支持前台研发。如今,中台研发团队的模块化组件的输出成为京东对外技术赋能的一个重要接口。

“2015年底到2016年是整个京东技术发展的分水岭”,刘晖说,在这之前京东的技术一直是服务于业务的发展,而在这之后京东的技术开始驱动业务的发展。2017年的这次架构调整背后,核心原因就是刘强东在年会上强调京东要做技术开放,要转变成一个技术服务公司。

如今为了加速技术转型,刘强东还也在内部推出了赛马机制,鼓励技术研发和创新,“无论是从外部买来技术和团队,还是内部自己的,一切为效果论,我们不会做那种闭门的自我保护模式”,刘晖说。

刘强东虽然对于技术的投入产出比没做短期要求,但据于永利称,作为研发人员严格的KPI还是有的,公司会对“人效提升、库存周转”等数据提出明确要求,甚至有销售压力。如果达不到,会有一定的惩罚。

2

转型焦虑

京东内部现在对于技术的重视程度从刘强东的身上就能明显看的出来。

刘晖称,从2017年开始,在京东重要的技术讨论会上,几乎每次都能看到刘强东的身影,而X事业部和Y事业部的技术周报刘强东每周必看。

“虽然在公开场合谈到技术转型时,刘强东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自信和乐观,但信心背后是十足的焦虑”,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认为,除了在战略定位上主动求变,复杂的现实情况也是促使京东技术转型的重要原因。

过去这一年,无论是线上业务增长的乏力,竞争对手的冲击还是人力、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都让京东的处境变得艰难。如果说,过去14年京东是靠对人效的极致利用赢得了市场,未来20年,“成本、体验、效率”的提升一定要靠技术。

财报显示,2017年Q4,京东履约费用达到79.6亿元,同比增长了45.8%。而履约成本上的上涨主要来自于京东对物流设施的持续投入以及配送成本的提高。

2017年,京东物流的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和无人分拣中心先后投入使用,京东物流运营的大型仓库也从2016年底的256个增加到2017年底的486个,总面积从560万平方米增加到1000万平方米。

京东向技术转型背后 挑战和忧虑是什么?

在刘强东看来,在服务品质和履约成本上要做权衡,技术一定是最好的解决途径,在2016年京东决定成立了X事业部,专门从事于智慧化物流设备的研发,这一项目在京东内部被称为“D(device)计划”。

按照刘强东的设想,如果真正实现了智能物流,京东现在的体量可能用八万人就够了,这对于人力成本是一个极大地节省。

不过,因为在政策法规上的问题,目前京东的无人车、无人机等智慧物流设备还无法大规模商用,“但是用更好的人工智能的设备和算法来解放人力是不会变的”,刘晖说。

在提出技术转型的过程中,对外技术解决方案(赋能)的输出被刘强东看作是极为重要的转型标志。无论是京东金融、京东无人便利店还是为合作伙伴输出零售方案,这都需要京东在技术上有过硬的支撑。

目前这一任务主要交由Y事业部来负责。据于永利反映,目前90%的智慧供应链需求是Y事业部提出的,他们设计出解决方案,再驱动业务应用。他对团队的要求是,要比采销更懂业务,改个按钮、加个功能并不能带来实质变化,供应链优化需要整体解决方案。

眼下京东自营SKU数量是三四百万,未来刘强东是奔着1000万去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想甩开竞争对手,库存周转、现货率必须领跑行业。于永利将自己的使命理解为,“保证这两个核心指标数值最优。”

如今,在Y事业部的带头下,京东已不仅仅局限于内部库存周转的优化,在外部输出上,京东智慧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已经开始服务于合作伙伴。

(编辑:PHP编程网 - 湛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